赫鲁晓夫为什么要否定斯大林
产品展示

你的位置:beplay网页版官网 > 产品展示 >

赫鲁晓夫为什么要否定斯大林

发布日期:2024-11-19 01:38    点击次数:127

在我的学生时代,书本上学到的关于赫鲁晓夫的知识基本都是负面的。印象最深的两点就是:想在中国设置长波电台,有侵犯中国主权,控制中国的意图;二十大上抛出了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搞修正主义。

在我自己的记忆里,似乎从来没有人在课堂上问过:赫鲁晓夫作为斯大林的继任者,为什么要跳出来否定已死去的前任?这对他个人有什么好处呢?

01

赫鲁晓夫的祖父是农奴,父亲是矿工,他自己从15岁开始当工人,“十月革命”前是工人组织的积极分子,“十月革命”后入党参军,可谓根正苗壮。他39岁任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也算年轻有为。大名鼎鼎的莫斯科地铁就是在他的指导下建造的。

1938年,他进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并任乌克兰党中央第一书记。卫国战争中他任集团军政委,领中将街。战后由于未能迅速完成乌克兰农业集体化,他曾受降级处分,但很快重新得宠,回莫斯科任市委第一书记,兼任主管农业的中央书记。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当选为中央第一书记。

客观上讲,作为从基层走上来的领导者,赫鲁晓夫深知苏联的实际。斯大林撒手人寰时,实际给后人留下的是一个经济、政治、社会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的国家。

战后走出国门的苏军将士所看到的西方并非像苏联所宣传那样糟糕,那里民众的生活比苏联人富裕。相当一部分人开始认为,苏联与西方大国的战时同盟关系也有利于苏联进行改革。

但是,斯大林并不想改革,他认为战争的胜利证明苏联的制度是最佳模式,无需改革,并要求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效仿。

与此同时,在苏联国内又开始重复30年代的做法,强化对工农业的集中管理,搞新一轮大清洗和思想整肃运动,党内和国内的政治生活极不正常。在这种情况下,苏联这个世界上幅员最广的国家还面临着粮食危机,

1952年苏联入库谷物只有9220万吨,比战前9560万吨还少。1953年苏联的粮食产量,甚至仍未达到1913年的水平。

而从1937—1940年以反苏维埃活动罪共逮捕人员总数达到192万人,其中68.85万人被枪决。苏联检察机关收到犯人及其家属的无数封请求信,要求为无辜者平反,但这一工作进展缓慢,1955年被释放者还不到1万人。

客观讲,作为斯大林的继任者,赫鲁晓夫与斯大林并无深刻的个人矛盾。没有斯大林的赏识和提拔,赫鲁晓夫也不可能成为他的接班人。尤其是在明知赫鲁晓夫在主持乌克兰工作时对自己的“集体农业”政策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斯大林仍在“小惩”后把他调回莫斯科,当作自己的接班人培养,这是有知遇之恩的。

但是,基于当时苏联的政治经济实际,突破“斯大林模式”,又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于是,经过苏共党内一系列的博弈后,赫鲁晓夫最终以“反对个人崇拜”为切入点,用“秘密报告”的方式对斯大林进行了总结。

赫鲁晓夫能做到这一步是不容易的,因为卡冈诺维奇、伏罗希洛夫、马林科夫等人主张沿着斯大林的路线走下去,只有“年轻的”主席团成员布尔加宁、萨布罗夫、别尔乌辛等人支持他。

并且,赫鲁晓夫本人也并非置身事外,他也没有生活在另一个时代,在大清洗的年代里,他先是做“京官”,后又担任乌克兰的第一把手,他的双手也沾染了鲜血,揭露斯大林,弄不好也会危及自身。

但赫鲁晓夫义无反顾地要做这件事,他认为必须对代表们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出回答:为什么

现在还有这么多人关在监狱里?现在对他们将如何处理?

在此,一个政治家的良心和道德感无疑起了作用。作为从平民中成长起来的领袖,赫鲁晓夫朴素善良的愿望、对广大受害者的同情,使他无法对此无动于衷。

02

对于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所作的秘密报告《个人崇拜及其后果》我们当年在国内评价一言以蔽之日就是“全盘否定斯大林”。

现在,“秘密报告”早就不成其为秘密,看过这一报告的许多人对这个结论基本都有了保留意见,认为它并不符合事实。

评价斯大林一生的功过是非主要看列宁逝世后斯大林主政时期。其间有两件大事“一是他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二是打败了德国法西斯的伟大卫国战争。

关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秘密报告”在讲到斯大林“滥用职权”,对党内反对派实行大规模镇压之前,首先肯定了斯大林对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布哈林等反对派的斗争。明确指出斯大林是维护列宁主义的旗手,讲强调,如果没有这场斗争的胜利,“恐怕我们今天既不会有强大的重工业,也不会有集体农庄,也许已在资本主义包围中被解除武装,衰弱不堪。”

这说明,赫鲁晓夫不仅没有否定斯大林建社会主义的功劳,而且充分肯定了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对于卫国战争,秘密报告并不否定斯大林的功劳,尽管斯大林对战争初期苏军的溃败和战事艰难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至于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

赫鲁晓夫并未归咎于斯大林的个人品质。

他说“斯大林认为镇压反对派是捍卫工人阶级利益,他是从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利益出发来处理这些事的。我们不能把这些说成是错误的暴君行为。

他认为,为了党和劳动群众的利益,为了捍卫革命成果,必须这样做。这就是悲剧之所在。”根据“秘密报告”做出“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结论,恐怕有点牵强附会。

至于当年我们国内长期把赫鲁晓夫定义为“修正主义”份子,也是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在1957年之前,我们基本上是支持和认同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评价的。1956年4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其基本立场是支持苏共二十大、反对个人迷信的姿态,文章认为斯大林的一生既有严重的错误,也有伟大的功绩。

但是1957年以后,我们国内的风向变了。具体怎么变,在这里就不再展开,不然文章发不出去。而那以后,我们就把老赫描述为一个把斯大林“焚尸扬灰”的人了,而实际上斯大林的遗体迄今仍安眠在红场上克里姆林宫墙旁,与苏共中央书记苏斯洛夫的遗体为邻。

03

人是很复杂的动物,鲁莽、狡點,大胆果决和优柔寡断是赫鲁晓夫一生的性格特质。

1953年,赫鲁晓夫在他当选苏共最高领导人的同年5月访问南斯拉夫时就主动为苏联排斥南共的行为而向铁托道歉;1956年,面对波兰爆发的反政府游行,赫鲁晓夫亲协华沙,与波兰工人党领袖达成妥协;但是,1957年赫鲁晓夫又果断下令对匈牙利发生的“叛乱”进行镇压,仅布达佩斯就是2.5万人死亡。

1957年,赫氏遭到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和卡冈诺维奇等人的联合反攻。赫氏先下手为强,但也不过是发配这些人去当大使或领导水利工程而已,依然俸禄优厚,更无须像斯大林时期那样高喊“斯大林同志万岁”去吃枪子儿了。

赫鲁晓夫当政的1953年-1964年,苏联工业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9.1%~13.2%,普通人的生活明显改善——特别要强调,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明显改善。

他颇具平民风格,当政时不重“形象工程”,大量建造站合简陋的地铁,速度比斯大林时代快一倍以上,解决了莫斯科边缘地区的交通难题。赫氏还大造廉价的五层楼,虽然半个世纪后被嘲讽为“赫鲁破楼”,面临拆迁,但当时的确圆了数千万人的住房梦。

就连斯大林的战友、骂赫鲁晓夫是〝暗藏敌人〞的老布尔什维克莫洛托夫,晚年也不得不承认,老赫当政时“日子确实比斯大林时代过得轻松”。

赫鲁晓夫被赶下台时气呼呼地冲着昔日的革命战友们说了句大实话:“你们今天能罢免我,也多亏了我创建的宽松体制!”

只是赫氏当时并不知道,勃列日涅夫此前曾设想过用下毒或炸机等方案从肉体上消灭“恩师”。据前克格勃主席谢米恰斯内说,赫鲁晓夫反复改革,喜怒无常,令党政高官们恐惧莫名。让他提前“见马克思”是最安全、最简单的解困途径。

1964年春末,勃列日涅夫开始认真考虑方案,同谢米恰斯内密谋。勃列日涅夫最后琢磨出一个很“人道”的方案,把“恩师”抓起来,然后遵照“党内民主”程序,请他自愿下台。

赫鲁晓夫的墓碑由4块黑白大理石交叉堆接而成,赫氏那圆润硕大的秃头从黑白间探出,仿佛是对他黑白交织、毁誉参半一生的形象描绘。而墓碑的设计者涅伊兹维斯内是曾遭赫氏贬损奚落的苏联著名抽象派雕塑家。

1962年,赫鲁晓夫在一个美术展览会上看到他的作品,问:“你这是什么?是臭大粪!〞

雕塑家反唇相讥:“你既不是美术家,也不是评论家,凭什么这样说?〞

赫氏说:“我当矿工时不懂,做基层干部时也不懂,但我现在是中央书记,难道我不懂?!”后来有人撰文描写这段对话,说赫氏当时的神情是“威风八面”的,但我觉得,实际上他当时很可能只是有些“洋洋自得”,甚或者只是在“开玩笑”而已。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赫氏的评价则越来越具有“正面性”。我个人看到的最形象的比喻:赫鲁晓夫是苏共历史上的一只“白乌鸦”。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beplay网页版官网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